连云港海事局:利用选船时间窗口故意逃避海事检查,不存在的!
日前,连云港海事局在对一艘涉嫌长期逃避检查的某外轮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轮船况与检查记录严重不符,其滚装处所的一水密门限位开关损坏已久,长期处于失效状态。执法人员随即对其开展了详细检查,经检查,共发现缺陷12项,包括逃生通道空间不符合要求、滚装处所消防栓全部拆除等滞留性缺陷。检查人员依照PSC检查程序对该轮予以滞留。
然而该轮之前连续25次在东南亚某港口以0缺陷通过检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与船长交谈中得知,该轮一般在窗口期刚刚打开时就安排到某固定港口接受检查。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选船窗口期的“漏洞”来逃避检查的行为。
Q什么是窗口期?
选船工作是港口国监督的重要环节,根据PSC检查程序, \nPSC检查人员将根据船舶检查窗口期,决定是否对到港船舶实施检查,只要检查窗口未打开,港口国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对到港船舶进行检查。
检查窗口期就是只有在距离上个次检查达到了窗口期的最低要求时间,才会允许检查人员再次检查。例如低标准船就是最少间隔9个月检查一次。
然而,不少船东基于这点,会提前安排窗口期刚刚打开的船舶在检查相对宽松的港口迎检,以期获得较好的检查记录,从而避免影响船舶的风险等级和公司的绩效。
举例:
某不适检船舶或者刚打开窗口期船舶在某些特定港口却一直是无缺陷,且检查时间往往是时间窗口刚打开的那几天,但其历史检查记录中却显示曾被其他港口开具十几个缺陷。
危害:
这些船舶往往船况不佳,有了时间窗口这道“护身符”后,相应的船舶维护保养工作更加得不到重视,船上人员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在实际航行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种涉嫌利用选船机制的检查窗口“漏洞”,故意逃避海事检查的行为,对港口国港口安全和防污染构成极大威胁。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检查历史的权值会逐步滚动计算,一段时间以后甚至会出现低标准船成为低风险值的船舶,从而进一步逃避检查。
针对这一情况,连云港海事局经过长时间跟踪,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严厉打击涉嫌利用选船机制的检查窗口“故意逃避海事检查”行为。
措施一:利用大数据精准筛选目标船舶
长时间跟踪和利用船舶进出港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从一年内进港次数大于等于5次的船舶进行筛选,在5000多艘次船舶中筛选出了75艘船舶,检查人员进而对这些船舶的船舶类型、船龄、历次受检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11艘船舶的历史检查情况存在嫌疑,涉嫌船舶比例达到了14.6%,其中有船舶存在连续25次在东南亚某港口0缺陷的检查行为。
措施二:对涉嫌船舶进行现场检查摸底
将筛选的目标船舶在辖区内进行通报,根据进出港计划、CCTV、VTS等电子巡航系统、码头巡查等手段对辖区进行检视,发现目标船舶以后,安排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对其进行现场检查,通过与船员交流、证书检查、目视船况等手段评估其船舶实际安全状况与历史检查记录是否相符,如发现明显依据,则立即启动详细检查程序。
措施三:对目标船舶进行检查验证
对涉嫌长期逃避检查船舶开展现场检查,发现船况与检查记录严重不符的情况对其进行详细检查,存在滞留性缺陷的依照PSC检查程序予以滞留。
措施四:推动完善选船机制
为了更好的确保到港船舶的适航性,尽可能的消除同一港口连续检查带来的不利影响,连云港海事局对完善东京备忘录新检查机制中选船部分进行了提案,在东京备忘录的新选船机制检查窗口中给出建议,不推荐同一港口对相同船舶连续检查二次及以上,同时建议各成员国对多次在本港检查的船不予优先检查,杜绝低标准船舶通过此种方法逃避检查。